《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及《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是两本关于怎么样操作的书,书中提供了不少大家从未接触到的教育观和推行方法,与帮助爸爸妈妈学会这类方法的可操作的训练。
尊重,并且帮助孩子面对我们的内心感受尤为重要,由于只有当他们了解自己正在历程哪种感受,才能开始着手探寻解决方法。文章内容参考自《怎么样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及《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是两本关于怎么样操作的书,书中提供了不少大家从未接触到的教育观和推行方法,与帮助爸爸妈妈学会这类方法的可操作的训练。
你有没感觉,你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常常演变为争吵或者无声的对峙,而你却总不了解为何会走到了这一步。下面是大家和孩子间常常发生的两个对话场景
孩子:母亲,我累了。
母亲: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我就是累了!
母亲: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不,我累了!
孩子:母亲,这儿好热。
母亲: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母亲: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如何,看出问题了吗?对,这位母亲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不要相信我们的感受,而要听从母亲的判断!
大家成年人一直感觉自己比孩子更知道情况、更了解事理,所以一直习惯性对孩子说你说的不对你是由于累了才这么说的或者你不必这么难过。但,当一个人的真实体验不断地让人否定时,他怎能不感到困惑和愤怒呢?孩子的感觉就是如此。
所以,大家要做的非常简单:从今天开始,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当孩子向你表达感受时,你把自己当成那个感觉累或者热或者无聊的孩子,想一想你期望面前这个对你的生活至关要紧的成年人告诉你什么。大家总结出四种方法,看看它们与大家之前常常采取的态度有哪些不同,成效怎么样吧?